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以强化党建引领、壮大乡村人才、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让基层组织“强”起来,需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引领作用,围绕建立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群众优势,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用党风凝聚民心,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干事创业的激情,不断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壮大乡村人才,用好人才振兴“金钥匙”。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人才是发展第一资源,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振兴。要在人才引进上创新思维,搭建舞台,因地制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量身打造人才“引进清单”,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要在人才培育上优化方法,乡村人才成长的需求,必须因材施教,结合不同人才的特点、性格以及岗位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方法,为人才搭建“脚”的平台,就能够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要在人才使用上用对理念,人才之用,关键在人。只有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用才理念,用对人才、用对专业,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凝聚乡村的强劲新引擎。
发展特色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双赢路”。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特色名片、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重要途径。要立足独特自然环境、依托特有农业资源、挖掘优秀地方文化,找准“特色产业+项目”的多元发展模式,不断强化政策引领,科学把握乡村产业发展规律,研究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实施“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家庭农场”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农民通过股份合作、生产经营等多种方式增收致富。走出一条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提供农民就业务工机会的“双赢路”。突出生态宜居,构建乡村振兴“新风貌”。乡村振兴既要融入现代文明、分享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成果,又要留住青山绿水、传承传统文化、保持乡村特点。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乡村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建设生态宜居的农村生活现况,让村的外在美与内涵美和谐统一。传承乡村特色文化,激活有效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民间零散性、多样性的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其经济价值,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良性结合。助推文明乡风建设,展现乡村风貌。文明乡风是灵魂,要积极开展乡村文明实践,完善村规民约,实现群众自我管理,引导群众崇德向善。(作者单位:献县十五级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