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刘彦利:乡镇干部的“梁家河”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刘彦利  日期:2021-2-20 字体: [大][中][小]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地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在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这是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在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生产大队作为知青的7年岁月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在这里,习总书记系好了他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他这人做事有决心,有毅力,轻易不说出口,只要说出口的话,只要认定了的事,他就坚持到底,用我们农村的话来说,就是说一不二,丁是丁卯是卯,从来不说过头话,近平打坝、办沼气、办代销店,办铁业社等等,干一件成一件,没有哪件事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梁家河村民武晖说。

   “从最基层的村支书干起,从为人民办好事的具体实践做起,不断扩大实践范围,不断深化实践层次,不断在实践中夯实自信心,并把这种自信心提升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可以说,七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梁家河知青艾平说。

   “我们这个国家正是因为有一批近平这样的人,未必都是领导干部,可能是工人、农民、教师、医生,无论是不平凡的人还是平凡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热爱这个国家,愿意穷尽毕生为它而奋斗,所以中国才会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快的发展和这么大的进步,而且有这么美好的未来。”知青王燕生说。

    基层条件相对来说是差了一些,可正是因为这份“差”才更能成就人,成就事,如今的我们恰恰缺少了一份对乡亲们应有的热爱和坚定,缺少了一份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每一个乡镇工作者心里都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梁家河”,都应该坚持着最初来到工作岗位上的那份初心,当今的世界变化太快,工作磨难多,初心不易守,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夯实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从上学到现在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也才能把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工作当中。

    1974年,习近平总书记有去上大学的机会,可是他决定留下来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有同队的知青劝他:“近平,你可要想好了,74年是个机会,万一将来有变化,你可就上不了大学了。”总书记说:走不了我就在这待着吧,我本来就是个农民。”

    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寨子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