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李欢:“一刻不停”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欢  日期:2025-10-13 字体: [大][中][小]

    作风建设,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兴衰。它如同一张需要精心维护、持续擦亮的“金色名片”,映照着责任与担当,承载着信任与期望。要让这张“金色名片”永不褪色、永放光芒,就必须秉持“一刻不停”的执着与坚韧,在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中将其越擦越亮。

    擦亮“金色名片”,需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恒心。作风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难以一劳永逸。它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任何歇歇脚、松口气的念头,都可能让已经取得的成果付诸东流,甚至导致问题反弹回潮。因此,必须有“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将严的标准、实的措施贯穿始终。要持续深化整治普遍存在、反复出现的问题,紧盯关键环节、重要岗位,对歪风邪气露头就打,对作风顽疾步步紧逼,真正做到标准不降、要求不松、措施不减,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小胜为大胜,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向好。

    擦亮“金色名片”,需有“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的匠心。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作风建设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老问题可能有新表现,新领域也可能滋生新变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敏锐性和洞察力,精准识别作风问题的“隐身衣”和“新马甲”。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真实声音,了解急难愁盼,从群众反映强烈、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找准症结,开对药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力求每一项举措都直击要害、务求实效,以钉钉子精神逐个破解作风难题,让改进作风的成效真正体现到推动工作、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上。

    擦亮“金色名片”,需有“标本兼治、常态长效”的慧心。作风建设,既要着力治标,猛药去疴;更要注重治本,固本培元。要善于从体制机制层面找原因、堵漏洞,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及时固化为制度规范,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要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纪律规矩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从内心深处消除不良作风滋生的土壤。同时,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畅通监督渠道,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让作风问题无处遁形。通过制度的约束、教育的引导和监督的威慑,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使其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习惯。

    擦亮“金色名片”,需有“以上率下、引领风尚”的决心。“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抓好作风建设,必须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从各级领导干部自身做起、自身严起。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带头直面问题、担当负责,带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形成层层示范、逐级带动的良好局面,带动整个风气向善向上,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一个角落。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刻不停”是态度,是要求,更是行动。让我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为其增添新的时代光彩,为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