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李欢:“快活三里”为鉴,铸作风建设之魂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欢  日期:2025-10-13 字体: [大][中][小]

    在攀登泰山的途中,有一段名为“快活三里”的平坦道路。游人至此,疲惫得以舒缓,精神为之放松,故称“快活”。然而,有经验的登山者都知晓,此处虽好,却非久留之地。若沉溺于眼前的舒适,便会懈怠了意志,消磨了锐气,再难攀登后续更险峻的“十八盘”,也无法抵达“玉皇顶”的壮丽风光。作风建设亦是如此,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环境相对舒适之时,我们尤须以“快活三里”为镜鉴,警惕“歇脚”心态,永葆奋进之姿,方能铸就坚不可摧的作风之魂。

    铭记“快活三里”之鉴,首在警惕“松劲歇脚”的懈怠心态。事业发展永无止境,作风改进亦无止境。经过持续努力,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广泛认可。此时,部分人可能会产生“差不多、过得去”的自满情绪,认为可以喘口气、歇歇脚。这种思想恰如行至“快活三里”便想安营扎寨,是前行路上最大的危险。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旦松劲退守,不仅已有成果可能得而复失,更可能滋生新的问题。唯有时刻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克服“闯关”成功、万事大吉的错误认识,才能防止作风建设在“快活三里”处停滞不前。

    超越“快活三里”之困,重在砥砺“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快活三里”的短暂舒适,反衬出的是攀登全程的艰辛与不易。作风建设要迈步向前,就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将精力真正投入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来。要勇于担当作为,面对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不断破解难题、推动发展。这种实干精神,是抵御“舒适区”诱惑、穿越“快活三里”陷阱的最强动力,也是铸就作风之魂的坚实根基。

    铸就作风之魂之恒,贵在秉持“永在路上”的执着追求。攀登者的目标始终是顶峰,而非途中的任何一段平坦。作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推动事业,这是一场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远征。我们不能满足于一时一地的改进,也不能局限于某些领域的成效,而要将作风建设的要求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使之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文化。要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强化制度约束和监督,让优良作风在持续不断的锤炼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恒心韧劲,一刻不松、半步不退,确保作风建设跨越一个又一个“快活三里”,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如同登泰山,最忌留恋途中平坦,忘却山顶风光。让我们常怀“快活三里”之警醒,时刻反躬自省,砥砺初心,以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不停步的奋斗姿态,不断铸就过硬作风之魂,为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