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于晴:青年干部应向浮躁说“不”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于晴  日期:2021-9-27 字体: [大][中][小]

    浮者,根基不牢也;躁者,耐性不足也。浮躁者,轻浮急躁也。

   “浮躁”这个字眼,自古有之,韩愈在《荐士》中写道“杳然粹而精,可以镇浮躁。”意为深入专一,方能克制浮躁,踏实做事。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的社会背景下,信息娱乐化、知识碎片化所带来的浮躁风气令太多人沉醉其中,青年干部想做成事、做好事需要更多远见与定力。须知踏实之风,犹如山巅松柏,风吹不动,雷打不惊;浮躁之气,如墙头野草,风来则枯,雨淋则倒。

    浮躁之人,投足无根。古人讲:"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陷身浮躁看似事小,实则影响深远,对于青年干部尤其如此。浮躁之风侵蚀思想,对理论探索浮于皮毛,对理想信念流于表面,对初心使命止于口头,难以肩负百姓之所托、复兴之重任;浮躁之风侵蚀工作,便会急于求成,回避矛盾,敷衍与得过且过,忙于自我包装,更会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忘却鱼水情缘;浮躁之风侵蚀生活,便如失了线的风筝,作风漂浮,随“享乐风”、“浮夸风”、“躺平风”、“娱乐风”飘摇游荡,直至迷失方向、堕落自我。

    浮躁之风,唯信仰可破。习总书记嘱托道“青年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要有一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公仆心,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价值目标,以“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工作意义,方能“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要有一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敬畏心,在一言一行之中坚守原则与底线,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展现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姿态,保持共产党人勇于斗争、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要有一颗“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淡泊心,如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如李夏抢险冲锋在前、扎根基层为民,如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让教育之光照亮贫困山区,不为世象所迷惑,不为诱惑所驱动,摆脱名缰利锁的羁绊,方能放下功利拾起意义。

    浮躁之风,须实践可解。实践应该如石头,而不能像葫芦,石头进入水中,便深入水底,直达根本;葫芦扔到水里,会浮于水面,浅尝辄止。如果看似下了基层,却又浮在表面,“坐着汽车转,隔着玻璃看,网上抄观点,报上套经验”,不了解百姓心底呼声与基层切实现状,便经不住人民的考验、担不起历史的使命。青年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唯有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历经考验,方能体察民生疾苦、积累工作经验、丰富人生阅历。青年干部应舍弃年轻气盛的浮躁,经舍弃对工作环境待遇过分追求的娇贵,舍弃“躺平之风”带来的惰性,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

   《论语》有言,“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更应拒绝浮躁,稳重切实。不图其表,但求其实;不图其速,但求其久;不图虚荣,但求其效。真正“不畏浮云遮望眼”,方能“俯首甘为孺子牛”。(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南皮镇)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