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程方圆:“电子作业”的适用要考虑教学实际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程方圆  日期:2020-11-25 字体: [大][中][小]

    最近,一个摊贩老板喊话老师——作业写黑板很难吗?据了解,该摊贩是两个孩子的家长,他在视频里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给孩子配手机,会导致孩子不写作业只玩手机游戏;但不配手机,孩子又不知道作业是什么。面对这种矛盾,他希望老师能把作业抄在黑板上。

    近年来,利用微信、QQ等平台建设家长群,被认为是家校沟通的便捷化、现代化。然而,这不仅没有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反而把家长群变为作业群。这实际上是教育理念出了问题,只重视教育形式的现代化,而不是内涵与实质的现代化。教师把当天的作业写在黑板上,学生们自己记下,回家后完成,隔天把作业交给教师,最后由教师批改、点评,这是很多人记忆中的家庭作业。而如今,教师不再把作业写在黑板上,而是发在网络平台上,这被称作“电子作业”,也一度被认为是“作业现代化”。但这其实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并非所有的家长都有时间去一直盯着这些社交软件。向老师喊话的摊贩老板就属于这一类人。成天忙于工作的家长,并没有时间去一直盯着社交软件里的消息,就算有时间,类似行为也会增加其负担与焦虑。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对学生的视力发育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学生时期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在这期间,保护学生的视力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美国硅谷,很多科技精英却让孩子接收传统的“黑板+板书”教育,他们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笔者以为,倡导纸质作业、纸质阅读,把现代化用在该用的地方,如对学校后勤工作方面的大数据服务,提高办公效率等,这才是以学生为本的真正的教育现代化。

    而要评价现代教育技术是否促进了教育现代化,最终还是看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还是约束学生发展;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素质教育,还是进一步增加学生负担,与素质教育渐行渐远。

    关于“电子作业”的讨论,对教育管理者与决策者来说也是一个提醒:要更多地考虑基层和一线教学实际,避免从某种单一方面考虑出发,片面追求单一指标,提出不恰当的要求,从而限制教师依据实际自主选择是否使用“电子作业”。(李天木乡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